工业快报> 数据 >详情

不懈奋斗七十年 农民生活谱新篇——建国以来合川区农民生活消费增长情况简析

1949年到2019年,七十年的不懈奋斗,合川区农村旧貌换新颜,农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历史特征,合川区农民生活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建国之初,艰难探索,努力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78-1996年),改革开放,历史转折,彻底解决温饱难题;第三阶段(1997-2016年),重庆直辖,新的机遇,走向小康富裕生活;第四阶段(2017年以后),新的时代,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的来看,建国七十周年,合川区农民消费能力大幅增强,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据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合川区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042元,较1980年的153元,同比增长90.8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2.6%。农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4.7%下降到2018年的35.3%,下降了29.4个百分点。 合川区农民八大类生活消费特征变化分析如下:

一、食品消费理念转变,膳食结构趋于健康

建国之初到重庆直辖,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合川农民为摆脱食不果腹付出了多年的坚持不懈努力,食品消费终于完成了从无到有,只求吃得饱的增量阶段。1997年重庆直辖后,合川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农民生活水平上了新的台阶,开始了从吃得饱吃得好提质历史转变。2018年,合川区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4958元,较1980年的99元,同比增长49.1倍,年均增长10.8%。同时,合川农民的膳食结构不断改善,主要表现为粮食消费显著下降,肉蛋奶消费大幅上升,逐渐开始注重营养平衡、饮食健康。2018年,合川区农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207.3公斤,较2005年的227.47公斤,下降8.9%;人均肉禽及制品消费量为67.31公斤,较2005年的47.1公斤,同比增长42.9%;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75.29公斤,较2005年的3.34公斤,同比增长21.5倍;人均蛋类及蛋制品消费量为16.95公斤,较2005年的8.63公斤,同比增长96.4%;人均奶和奶制品消费量为9.35公斤,较2005年的0.45公斤,同比增长19.8倍。

二、服饰消费讲究品位,衣着款式趋于时尚

建国初期,农民衣着简单,款式单一,颜色以青蓝二色为主,只求能够穿得暖和。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衣着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开始注重质量、款式和品味,服装渐趋潮流化。重庆直辖后,服装成衣化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制作,批量化生产代替了传统裁缝制衣,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衬托个人形象的重要方式,农民着装日趋城市化、高档化、品牌化。进入新时代,网络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是让广大农村青年也能紧跟时尚潮流前沿,及时买到时下港台、沿海地区最流行的服装款式,提升自身服饰品味;二是让个性化定制服装更加普及,成为了部分农民彰显个性、展示个人风采的外在工具。2018年,合川区农民人均衣着消费721元,较1980年的22元,同比增长31.8倍,年均增长9.6%

三、住房状况大大改善,居住品质日益提高

建国初期,在茅草房、竹瓦房里居住的农民比比皆是,漏雨漏风,安全性极差。改革开放后,农村逐渐开始兴起了砖瓦房的建设热潮。重庆直辖后,一楼一底的小洋楼成为了农民的新宠,空心砖取代了青砖,现浇取代了预制板,建筑新工艺的推广使用让房屋质量和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进入新时代,合川区农民建房要求更进一步,开始注重水、电、气、网络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加之农村厕所革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农村天然气通气工程的稳步推进,农民住房的现代化档次大大提升,居住品质日益提高。2018年,合川区农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897元,较1980年的12元,同比增长240.4倍,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6.4平方米,较1980年的9.7平方米,同比增长4.8倍。

四、家庭设备换代升级,电子电器城乡趋同

家庭设备变化是见证合川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的最佳佐证。建国七十年,合川区农民家庭设备消费水平分阶段的显著提高。建国初期,广大农民家庭家徒四壁,基本上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庭设备。改革开放后,三转一响渐渐时兴。重庆直辖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再稀奇,冰箱、彩电、洗衣机进入寻常农户家。进入新时代,电脑、智能手机等中高档科技化家用设备日益普及至农村,城乡趋于同化。2018年,合川区农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1156元,较1985年的16元,同比增长71.3倍,年均增长13.8%。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86.2台,彩色电视机148.2台,电冰箱115.1台,抽油烟机12.2台,空调126.1台。

五、交通出行便捷多样,网络通信飞速发展

建国初期,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农民外出极为不便。改革开放后,交通逐渐改善,区内乡镇实现联通,但部分乡镇尚不能当日往返于县城。重庆直辖后,合川大力实施交通优先战略,开山架桥,不仅道路开始村村通,座机电话、有线电视也延伸到农村各个角落。进入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区内农村交通、互联网通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民的交通、网络通讯工具迅速增加,带动了相关的消费快速增长,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也普及到了乡镇集市上,普通农民也能够享受现代交通、互联网通讯、网络快捷支付的便利,农民的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2018年合川区农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429元,较1980年的1元,同比增长1428倍,年均增长高达21.1%。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摩托车44.0辆,家用汽车15.4台,移动电话260.9台,计算机24.2台。

六、文化教育意识提升,乡风文明稳步推进

建国初期,农民大多目不识丁,扫盲便是文化教育的头等大事,对子女的教育也以农业生产技能传授为主。改革开放后,外出打工增加,知识价值体现,农民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子女的基础教育。重庆直辖后,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繁荣,直接带动了农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农民不仅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还更加注重对于自身劳动技能的培训,教育培训支出日益增加。进入新时代,农民已经不满足于文化教育的提升,更是积极参与到乡风文明的构建之中,党建引领、文化搭台,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软件均大幅提升,尤其是网络媒体向农村覆盖面的拓展,为农民增添了更多的娱乐方式,还大大的带动了文化相关消费。据住户调查数据,教育文化娱乐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且幅度较大,到2018年,该项支出为1394元,较1980年的5元,同比增长277.8倍,年均增长率达16.0%。其在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重的占比已达到9.9%,较1980年上升了6.6个百分点。

七、卫生健康意识增强,医疗保障程度提高

建国初期,农民既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也基本没有卫生健康意识,小病靠拖、大病等死。改革开放后,农民开始关注自身健康,开始意识到有病得治。重庆直辖后,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合川区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进入新时代,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更加广泛,医疗改革稳步推进,农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农民自身防病、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医疗保健支出稳步提升。2018年,合川区农民医疗保健支出为1227元,较1980年的6元,同比增长203.5倍,年均增长15.0%

八、其他支出不断增长,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建国初期,衣食住行问题尚未解决,其他支出基本处于空白。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条件总体改善,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有了一点享受型消费,诸如美容美发、洗浴等。重庆直辖后,一些农民用于首饰、化妆品的消费支出开始增加。进入新时代,更多的农民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其他支出增速加快。2018年,合川区农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260元,较1980年的8元,同比增长31.5倍,年均增长9.6%

建国七十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下,合川区农民解决了温饱难题,逐步迈入小康社会,开始了追求高品质生活。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落实在合川区广袤的农村大地,全区农民正稳步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