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一本书,一段有温度的历史

文丨陈远平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需要去挖掘整理。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内涵,但是,目前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勘调研是一个薄弱环节。

由湖南工学院胡穗教授领衔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双一流”科技创新团队在挖掘整理工业文化方面作出了努力,《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是该团队的创新成果之一。此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厚重历史,集红色基因、科技感、重大文物保护价值等于一体的水口山铅锌矿工业文化遗产。

挖掘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水口山铅锌矿自1896年延续至今,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该书对水口山铅锌矿在革命年代的遗址进行梳理,发掘了背后值得纪念的人物和故事。水口山工人运动多次得到毛泽东同志的指导,成为中国工运史上的丰碑之一,蒋先云、耿飚等进步工人从这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水口山800名工人上井冈山,成为党领导的重要革命力量。通过系统挖掘这些工业遗产遗址上的革命事迹,能够更加鲜活地向人们展现中国的革命史和新中国成立的艰辛过程,让人们接受更为深刻的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传播工匠精神,丰富工业文化。水口山铅锌矿是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被誉为世界铅都。该书用专门的篇章整理讲述水口山铅锌矿的专家、工人、技术工艺等,展示了水口山铅锌矿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水口山铅锌矿在革命年代艰难生存、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壮大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工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优秀的工业文化是迈向工业强国的关键因素。因而,该书对水口山铅锌矿工匠精神的整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工业文化,让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促使其焕发生机。工业文化遗产目前来说在全国受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开发利用也属于初期阶段。该书不仅分析了水口山工业文化遗址遗存现阶段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还对其进行了价值评析,提出了保护、利用的策略,为水口山工业文化遗址的下一步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也对全国同类型的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愿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蓬勃发展。

《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一书是湖南省内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率先研究成果,处于全国研究工业文化遗产的前列。它将革命事迹、工业文化、科学技术等融于一体,让历经岁月洗礼的水口山工业遗址遗存不再冰凉,散发出光和热。2020年的新冠疫情,凸显了国家拥有强大工业制造能力的重要性。而强大的国家工业,必然需要优秀的工业文化支撑。该书丰富了工业文化的内涵,对中国工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对文化强省以至文化强国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 胡穗、段锐、肖中云等编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