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快报> 数据 >详情

武隆区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解读报告

2019年3月,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联合发布了《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2017年武隆区绿色发展指数为78.59,位居全市第13位。现对武隆区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解读如下:
一、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工作主要包括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程度两个方面的内容。
2017年,武隆区绿色发展指数为78.59,在全市排第13位。绿色发展指数计算中,涉及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6个领域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共52项评价指标。指标数据来源于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和市统计局等14个部门(见附表),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计算,以期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绿色发展成果。其中,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权数0.99%)、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区县浓度降低率等两项指标缺失(权数2.97%)无数据。
二、武隆区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数据分析
1、资源利用显著下降,总量控制仍需加强。
2017年武隆区资源利用指数为77.29,居全市第27位。资源利用分类包括14项指标,权数合计31.68%,指标最多、权数最重。武隆区资源利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总体较差,忧患居多,严重拉低了武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排位。从具体指标看,排名前列的指标有2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均位于全市第1位。靠后的指标有4项,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耕地保有量(耕地面积增长量)、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降低率,分别排全市第28位、第35位、第37位、第31位。这主要受我区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等因素影响,导致能源消费量在全市排名相对靠后。
2、环境治理明显减弱,投入力度还需加大。
2017年武隆区环境治理指数为73.16,居全市第32位。环境治理分类包括8项指标,权数合计17.82%,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排在第1位。但是,其余指标均无排名且数据缺失,虽然武隆区重工业企业较少,但污染排放量并不小,因此导致了我区环境治理指数的大幅下降,较大程度影响了武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排位。
3、环保行动初见成效,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17年武隆区环境质量指数为95.13,在6项分类指数中得分排名居全市第3位。环境质量指数重点反映大气、水、土壤和海洋的环境质量状况,包括9个指标。我区排在全市前列的指标有4个,分别是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排名全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区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乌江、芙蓉江两岸、三峡库区等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屏障,引导各街道、乡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特别是在水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成效明显。
在环境质量指数中排名相对靠后的指标有1个,是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排第16位。这反映了我区农业生产方式受山区地形、气候等条件制约影响较大,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改善难度较大。
4、生态环境总体较好,生态保护行动需贯穿始终。
2016年武隆区生态保护指数为78.90,居全市第2位,生态保护指数重点反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自然岸线、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矿山恢复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包括7个指标。其中排在全市前列的指标有4个,分别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湿地保护率、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分别排第3、4、1、2位。在生态保护指数中排名最靠后的是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分别排第18位。
5、增长质量喜忧参半,经济结构亟待优化调整。
2017年武隆区增长质量得分69.57,居全市第30位。增长质量指数重点从宏观经济的增速、效率、效益、结构和动力等方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体现绿色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包括5个指标。其中排在全市前列的指标有1个,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于全市第9位。这主要得益于我区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第三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助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排名靠后的指标有4个,人均GDP增长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分别排在全市第21位、第27位、第25位、第34位。今后,随着我区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将进一步带动增长质量指数稳步提高。
6、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提升,绿色生活意识仍需加强。
2017年武隆区绿色生活得分69.84,居全市第19位。绿色生活指数重点从公共机构、绿色产品推广使用、绿色出行、建筑、绿地、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等方面反映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包括8个指标。其中排在全市前列的指标有2个,为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这主要得益于武隆区近年来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为改善城市面貌做了大量工作。绿色生活指数中排名靠后的指标有1个,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主要由于武隆城区面积较小,常住人口较多,在城市建设方面缺乏规划,因此城乡人民生活公共用能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市政基础建设上还需做出更多努力。
三、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017年,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取得了良好开局,但未来的工作还很艰巨,我区必须要保持定力,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紧盯目标,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强优势。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中,武隆区居全市前10位的优势指标共19项,权数合计40.59%,占36项反馈排位指标(权数61.38%)的66.13%。在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方面,全区要进一步巩固和保持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等具有优势的领域,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继续强化对山林、大气、水资源环境、土壤进行最严格的保护,牢牢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底线,要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强水源地、湿地保护,切实做好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功能,解除生态脆弱的制约,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
(二)补短板。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中,武隆区排位在全市后15位的劣势指标共12项,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武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排位。对于亟待改进和提高的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增长质量等劣势领域,需要高度关注、深入总结、分析研究。在资源利用方面,要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好资源,切实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不断提高国土单位面积产出效率。在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大污染型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大力推进绿色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大力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增长质量方面,武隆区还需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
挖潜能。根据排名居中的指标,我区需要进一步找准与领先区县之间的差距,抓住关键因素、关键问题,进一步挖掘潜能、提升整改,拉动武隆生态文明建设赶超进位。在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大对主要污染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污水污染等治理的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污染治理工作,着力做好节能、降碳及减排工作。

2017年武隆区绿色发展指数.doc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