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快报> 数据 >详情

重庆市巴南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9211在重庆市巴南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区长段成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巴南发展进程中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形势,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全市“科学发展先进区、和谐进步模范区、党建工作示范区”为工作目标,以“抓重点、求突破、促发展”为工作主线,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确保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5.6亿元,同比增长17.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突10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增长41.7%,增幅居主城区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5.3亿元,增长2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4亿元,增长38.1%,增幅居全市第一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85.2亿元,比年初增长22.2%;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06.4亿元,增长28.9%,创历史最高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96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5208元,增长18.8%。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和政务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各项重大任务,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围绕年初作出的郑重承诺,着力抓好各项硬任务和重点工程。完成四期移民攻坚任务,顺利通过国家清库验收。拆除危旧房20余万平方米,占市下达任务120%以上。完成4.6万亩森林工程建设,占市下达任务的195%;森林覆盖率达到34%,提高2.5个百分点。积极推进经济园区、龙洲湾新区、巴南滨江路、温泉旅游、城市交通、农村畅通六大建设工程和一批重点项目、民心工程,完成投资90.6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4%。推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年”主题工作,实现进出口总额6.98亿美元,增长16.9%;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223.8%;实际利用内资38.4亿元,增长183.7%;协议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51个。整合区内投融资平台,多渠道融资12.9亿元。“六个巴南”建设拉开序幕。

(二)强化经济发展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360亿元,增长28%;完成工业增加值86.9亿元,增长24.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6.6亿元,增长30.6%。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7.9%,提高11.6个百分点。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市工业“十强区县”,花溪工业园区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十强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0.3%。新增重庆市名牌产品8个,获市政府产品标准奖6个。重庆机床集团建成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数控高效制齿机床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安铃木20万辆轿车扩能技改、建设集团一期搬迁、宗申摩托车总装及通机、中冶建工钢结构、康超摩托车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6.5%、26.2%,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提档增速。商贸流通强势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120.3亿元,增长60.4%,增幅居全市第一位;住宿餐饮业收入8.5亿元,增长26%。渝南大道专业市场成交额124亿元,成为全市第5个百亿市场。成功举办第八届“家博会”、首届商贸投资洽谈会、首届年猪美食文化节。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进”工程,建成连锁经营超市、便民放心店240家。全年接待游客39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分别增长26%25%。成功举办温泉旅游文化节,东温泉鲜花温泉小镇初见形象,“五方十泉”在区项目显见成效。云篆山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房地产完成投资64.5亿元,增长55.6%。恒大城、融汇半岛、十里蓝山、保利小泉成为全市知名楼盘。成功举办房交会,成交额达5.5亿元,被誉为重庆房市“冬天里的一把火”。

(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坚持规划先行,启动“四规叠合”编制并初见成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鱼洞长江大桥主桥及南引道一期、滨江路一期、南涪路巴南段建成通车,佛耳岩码头一期开港,完成窑坝路等道路改造,实施群乐路等一批“白改黑”工程,渝南分流道巴南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花溪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和41.5%,人均公共绿地增加4.5平方米。加大市政设施投入,增设一批人行护栏、路灯、果皮箱等,对渝南大道、鱼洞新世纪广场等城市道路和节点实施景观改造。全面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拆除违法建筑17万平方米。集中整治市容环境,搬迁鱼洞化龙路占道货车停车场、下河路露天集市,整治李家沱、花溪地区非法营运三轮车及鱼洞、李家沱城区客运秩序,成效明显。实施环保“四大行动”,提前17天实现全年“蓝天”目标。依法全部终止水库与河流承包经营活动,有效控制水域养殖污染。建成惠民、忠兴污水处理厂及黄溪河综合治理工程,整治了鱼溪河等环境突出问题。城区污水处理率、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提高到85%。

(五)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农业农村稳步发展发放种粮农民直补资金4971万元,受益农户占总数的74.5%。“巴南银针”茶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一生缘”豆干等5个产品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新增“巴南”茶等重庆市著名商标3个,界石镇、跳石镇被评为“重庆市花木之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新流转土地1.2万亩,增长36.5%。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4.5亿元。完成40公里通镇通畅、160公里通村通畅工程建设,修建人行便道380公里、沼气池2859,改造中低产田1.8万亩。丰岩水库工程进展顺利,完成4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改造4个场镇水厂、新建44个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解决了7.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改水项目使5.5万人受益,实施改厕惠及5122户农民。金融机构积极服务“三农”,市邮储银行在我区设立全市首批3个试点“信用村”。

(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民生问题得到改善。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投入8600万元用于扩大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和提高补助标准,惠及中小学生7万余人。重庆34中完成迁建并投入使用。解决了35所农村学校饮水难问题。职高学生就业率达98%。成功创建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区,通过全市卫生城区复查验收。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86.6%,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9.6%,报销比例居全市第二位。新建规范化村卫生室20个,街道社区卫生覆盖率达100%。残疾人运动员李兵勇夺北京残奥会男子举重100公斤以上级铜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丰盛古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接龙、木洞、花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木洞山歌剧《迎村官》获首届全国农民文艺汇演金奖。成功举办首届儿歌艺术节。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率达到90.5%,建成村级文化室176个,实现广播电视无线全覆盖。

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近1.9万人,1.5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6%。新增“五大保险”参保人员13.6万人,社会保险待遇全面提高,8000余名被征地农转非和超龄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追讨欠薪289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纳入市级统筹,医保卡实现了全市通用,在全市率先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制度。为高龄老人发放营养补助50余万元。

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6.5%。办结法律援助案件717件,实现应援尽援。加强安全监管,一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步下降。完成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实施“百镇千村平安示范工程”,圆满完成奥运期间维稳安保任务,群众安全感居主城区第二位。

过去的一年,我们切实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97件、政协提案333件,回执率分别为96.4%和100%,回执满意率为100%。扎实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以“改观升位”为抓手推进政府工作,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执行力和推进力。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推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八项措施,合并取消27个审批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综合整治发展环境,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影响发展的人和事。加强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连续四届被重庆市委、市政府、重庆警备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征兵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集体。建成人防指挥中心。审计、人事、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科普、招生、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统计、物价、气象、地震、消防、档案、修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区上下团结一心,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援助四川灾区。累计向灾区捐赠1100余万元,收治伤病员112人,接受入学学生215人,区妇联荣获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妇联组织称号,区卫生局被评为全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大力做好了援建四川崇州市公议乡和对口帮扶城口县、西藏芒康县等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挑战非同寻常,成绩好于预期。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每一个变化,都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都是区委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各镇街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发扬“52”、“白加黑”精神,忘我工作、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积极支持区政府工作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巴南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市建设基础薄弱、农村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保障能力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城市服务设施“几大件”建设严重滞后;三是干部队伍仍存在思想解放不够、观念更新不够的问题,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工作方法需进一步转变和改进等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的目标任务

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关键之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区企业经营、投资意愿、就业状况、消费预期等,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和难度增大,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工作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考验。

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更要认识到危中有机,要善抓机遇、抢占先机。当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依然存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逐步显效,全市经济增势仍将力保12%的增长。特别是在应对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含金量高,采取措施力度大,将有力推动我们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各项工作。同时,经过30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步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较好基础;全市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的实施,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我区的战略空间优势和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等有较大上升空间。我们务必要增强信心,敢于逆势而上,创新求进,化危为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打赢这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攻坚战!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314”总体部署和“三区”建设目标,以“增投资、调结构、扩消费、保增长、出形象”为主线,推动“六个巴南”建设,力促投资与经济增长,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狠抓项目的引进和实施,推动城乡建设与发展快出形象,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2009年主要预期性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增长14%;工业总产值增长20%;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主要约束性目标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7%、0.8%;城区空气质量优良达到304天;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0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各项社会事业和政务工作要取得新的进展。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项目。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抓项目就是增投资、保增长。要狠抓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6亿元以上,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积极拓展新的项目和产业发展空间。举全区之力,加快环樵坪经济区、麻柳移民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力争将其纳入市级规划,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市级战略平台,培育我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做好环樵坪经济区的产业规划和功能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南彭公路物流港取得实质性进展。麻柳移民工业园积极与全市沿江产业带、新重钢对接,完成20平方公里控规编制,年内启动建设。

狠抓项目的上马落地。巩固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年”成果,狠抓项目的入驻落地。扎实推进重大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和民心工程。继续实施经济园区、龙洲湾新区、巴南滨江路、温泉旅游、城市交通、农村畅通六大建设工程,完成投资77.9亿元。实施五大类38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4亿元。实施八大类30项民心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工业类投资突破70亿元。

大力争取上级项目政策资金支持。用足用活用好上级政策,及时了解国家和市的资金支持政策信息,跟踪上级扩大内需各类措施的资金投向,积极做好项目对接和资金争取工作,力争上报总投资达166亿元的103个项目得到支持并逐步落实。抓紧做好高洞子水库、游江大灌区、花溪河和一品河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打好“库区牌”、“移民牌”,积极争取库区重大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做好库区产业发展项目的申报并取得实效。

进一步加大引资和融资力度。抢抓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组织参加各种经贸活动和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开展外出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和奖励制度,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良好氛围。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内资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9亿美元。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出台金融业发展激励政策,完善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50亿元以上。

(二)抓大扶小做强工业。工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保增长的希望在工业,保增长就必须做强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43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5亿元,利润达到18亿元。

加快经济园区建设。完成4500亩土地征用工作。建成花溪工业园区界石拓展区纵横大道、鹿角工业园C线和D线道路,开工建设鹿角立交,推动金竹工业园拓展区建设。开工建设耐德新明和、隆生鑫安、恒安纸业、八益蓝光、浙南机车等一批项目。经济园区力争完成投资23亿元,实现产值270亿元以上。加快南泉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新建成1000BPO座席,年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

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服务力度。抓好对2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协调服务,全力做好能源、交通等保障工作,着力改善生产经营环境。支持长安铃木、宗申集团、建设集团、大江工业、重庆机床、重庆水轮机、耐德工业等重点企业做优做强。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新建2个国家级、4个市级、5个区级技术创新中心,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兴区战略,新增1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重庆市著名商标,新增重庆市名牌5个。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35亿元,实现增加值81.6亿元,利润增长10%。着力做强汽车摩托车和装备制造业集群,全年销售收入突破300 亿元。丰盛煤田、接龙铁矿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配合做好小南海水电站前期工作。

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抱团过冬”。继续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降低创业门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设立2000万元“过冬”专项资金,落实担保、贴息、补助等政策措施,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既保生存更谋发展。做大做强渝泰担保信用公司,积极申报新增23家小额贷款公司,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打造沿河、一品等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推进惠民返乡创业园建设,力争一批企业入驻,实现产值60亿元。

(三)千方百计扩大消费。以建设生产型与消费型兼备的新城区为目标,促进城乡消费市场活跃繁荣,吸引主城区市民“吃在巴南、玩在巴南、购在巴南、住在巴南”。

发展商贸流通,活跃城乡消费市场。推进铠恩国际家居名都三期及龙洲湾商圈、李家沱商圈建设,着力引进主力百货店、五星级酒店,加快云英四星级酒店建设,培育华夏8街美食一条街、龙洲水岸滨江商业街、东温泉美食娱乐街等特色商业街。规范提升食宿、家政、健身、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推进“服务进万家”工程。开展好“家电下乡”工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邮政系统服务农村“双建”工作,新建镇街连锁经营超市、村级便民放心商店179个。继续办好“家博会”、商贸投资洽谈会和年猪美食文化节。落实消费促进政策,提高群众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改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安全。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亿元,专业市场群实现销售额130亿元。

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打造“山水之城、宜居巴南”。加快龙洲湾片区和渝南大道、巴南新干道沿线开发,加快实施曼哈顿国际商务区项目,推动融汇半岛、恒大城二期、金源世纪城、十里蓝山、曦园柳镇等精品楼盘建设。启动滨江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高品质企业打造滨江地产精品。全力推进李家沱滨江片区、花溪土桥老街等危旧房改造,推进八公里交管局片区、炒油场片区等“城中村”改造,完成34万平方米拆迁任务。加快鱼洞老街、南泉旧城片区改造开发建设。继续办好房交会。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0亿元,新开工商品房7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努力在全市形成“住在巴南、买房到巴南”的影响力,推动巴南房地产板块的强势崛起。

发展特色旅游,建设“中国温泉之乡”。继续办好温泉旅游文化节,完成南温泉、东温泉景区控规编制,按5A级标准推进东温泉鲜花温泉小镇、南温泉景区建设,建成南温泉主题公园,“五方十泉”在区项目大见成效。围绕全市“名镇旅游年”主题,启动桃花岛、丰盛等旅游景区整体开发建设,圣灯山争创4A级风景区。实施云篆山、樵坪山、圣灯山景区环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商务休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工业旅游和历史古迹旅游。全年力争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

(四)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组织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推动“森林巴南”建设,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覆盖率达到35%。开展镇街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严格执行征地政策,严肃查处土地征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推进全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区、镇街、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中心,促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新流转农村土地2万亩以上,加快推进南泉光国村、界石桂花村、鱼洞云山村土地流转示范村建设。鼓励和引导邮储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资本介入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农户小额贷款,新建一批“信用村”。推进南泉万河村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子。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启动全市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好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加快跳石林海、安澜棋盘等生态农业项目及二圣天坪万亩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加快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优质稻、蔬菜、花木、畜禽、渔业等示范生产基地建设。抓好农产品加工流通,培育农产品名优品牌,支持重庆茶业、天润食品、樵坪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组建“三千”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到23%,农民参加合作社的覆盖面超过35%。结合通镇通村公路的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林业安全工作,防止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

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通镇通村公路畅通工程190公里以上,拓宽改造木高路、界南路等通镇公路,新建一批人行便道。加大农村客运运力投放,新建2个农村客运站。建成丰岩水库一期、南湖供水工程。力争开工建设观景口水库、龙岗水库。完成青年湖等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完成姜家、接龙、和平桥、仁流等场镇水厂改造,完成30个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解决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巩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成果。抓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木洞中坝岛、麻柳嘴梓桐坝岛孤岛搬迁。利用好三峡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和政策,开工建设木洞、双河口、麻柳嘴至南涪路连接道,帮助移民安稳致富。

(五)强化城乡建设管理。统筹城乡规划,完善分区规划,做好土地规划修编和“四规叠合”工作,科学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发展。以滨江新区和环樵坪经济区为重点,做好城市规划设计,高起点、高品质、高水平建设南部新城。

推动“畅通巴南”建设。建成渝南分流道一期、融汇大道等城市道路。实施渝南大道A段拓宽改造,全线动工滨江路二期及其连接道。力争开工建设燕尾山隧道、渝南分流道二期和渝湘高速公路石龙出口立交。完成鱼洞滨江路车行道拓宽改造,完成鱼洞、李家沱、花溪、界石等地区一批道路“白改黑”工程,建成李家沱城市广场步行街及人行过街系统,实施李家沱城区环行通道改造建设。配合完成南涪路巴南段后续工程、绕城高速公路巴南段建设,推进鱼洞长江大桥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轻轨23号线巴南段控制性节点工程。启动白居寺长江大桥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善以智能化为重点的交通设施建设,强化交通组织和客运秩序整治,合理增加公交线路及站场,做好城区排堵保畅,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推动“宜居巴南”建设。加强园林绿化工作,建成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46万平方米。强力整治违法建设。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强化城管执法责任制,在窗口地区、重要节点推行市容精细化管理模式,巩固提高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非法营运机动车整治成果,健全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南泉、木洞等市级中心镇和界石、接龙、东温泉等区级中心镇建设,完善一般建制镇基础设施。城镇化率达到71%。争创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实施环保“四大行动”,加快建设鱼洞、李家沱城区污水处理三级管网及界石、南泉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丰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立和完善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完善城市功能。建成龙洲湾公园、龙洲水岸公园、鱼洞老街公园、大山村公园和鱼洞公园二期,建成李家沱城市广场和龙洲湾市政广场、滨江广场,完善区体育场建设,启动区文化影艺中心、区体育馆建设,继续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落户我区。完成内环巴南出口、南泉出口和鱼洞鱼胡路口等节点的景观打造,实施鱼洞黄溪河沿岸景观工程,新建一批社区公园、停车场、公厕、垃圾站,增设一批交通红绿灯、背街小巷路灯、果皮箱。建成龙洲湾和界石两座110千伏变电站。推进川渝天然气管道南干线东段复线建设。建成100CDMA网络基站,城区网络覆盖率达到93%、农村覆盖率达到86%。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巩固教育“两基”成果,实施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学校标准化和农村学校寄宿制建设工程。完成恒大小学建设,推进清华小学建设。落实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试点工作。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科研工作,加强普通优质高中和职业教育建设。

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争创市级文明城区工作。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重庆解放60周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挖掘和打造巴渝特色文化,打造提升“木洞山歌”、“接龙吹打”等国家级文化品牌,完成姜家舞龙、二圣茶艺、双河口民间传说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创建全市“儿歌艺术之乡”及水彩水粉画基地。继续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五大工程”,新建李家沱、南泉综合文化站,镇村两级文化阵地覆盖率达到9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达到60%,“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实现全覆盖,完成486个自然村直播卫星覆盖建设任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健康巴南”建设。加快区人民医院急救部、中医院迁建、精神病院扩建、皮肤病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新建土桥等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新建规范化村卫生室20个。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0%。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推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八位一体”试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市级示范区建设。实施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体育。完成30个村体育健身工程、6个社区健身设施、9所中小学校塑胶跑道建设。推进区体育场、区网球中心、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和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为群众健身强体提供更好条件。

抓好国防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强化统计工作,认真开展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加强农村殡葬改革工作。推进国家二级以上标准档案馆建设。进一步做好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科普、招生、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物价、气象、地震、人防、消防、修志、保密等工作。继续抓好对口帮扶城口县、西藏芒康县及援建四川崇州市公议乡工作。

(七)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联系服务群众五项制度,继续实施一批民心工程,着力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全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全面落实保就业、促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及信息的宣传力度。做强“石龙技工”劳务品牌,推进移民就业培训基地和“充分转移就业村”建设,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8000人,新转移9000人,实现劳务收入15亿元。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达到95%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和引导企业面对金融危机,担当起“不裁员、不降薪”的社会责任,与全区群众同舟共济、共度时艰。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就医、就学、住房等实际问题。多渠道募集稻草援助资金,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推进农村低保并适当扩大覆盖面,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增敬老院床位500个,提高集中供养率。继续做好高龄老人营养补助发放工作。关心、帮助和支持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文明成果。

落实群众生活保障。建立完善粮油、猪肉、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日常生活用品和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持300万元储备量,确保市场商品供应充足。巩固廉租住房保障的全覆盖。加强价格和收费管理,平抑物价过快增长。

推动“平安巴南”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85%以上。加强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做到应援尽援。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4.5%。推动公安“三化”建设,遏制刑事案件高发势头,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0%以上。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创建市级示范社区。加强应急体制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建设诚信政府、服务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为目标,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推动“诚信巴南”建设,着力构建三大信用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自觉接受并大力支持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网络舆论的意见建议。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公开办事制度,扩大政务信息主动公开覆盖面,增强宣传意识和舆论处置能力。加强机关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深化发展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全力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建设领域“并联审批+联席会审”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全程无偿代理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抓好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拒腐防变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的监管,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保持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腐败行为。坚持行政首长问责制,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严控财政支出,厉行节约之风,把更多的财力用于基层和困难群众。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经费支出,均严格实行“零增长”。

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和创新力。要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提高为企业、为群众、为镇街服务的能力,提高办大事、办难事、办实事的能力。要坚持勤奋敬业、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攻坚克难抓落实,破解难题促发展。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想、敢干、敢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通过苦干、实干,推动巴南的各项事业出新形象、上新台阶,向建国60周年献礼!

各位代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加快发展的信心不动摇,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不懈怠,维护团结奋进的大局不折腾,勇担责任使命,全力拼搏进取,为夺取“三区”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