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快报 >企业资讯
  • 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企业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所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就是“数字化企业”,全力发展数字化企业是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底层的最关键步骤。传统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才可能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内核力。如果不能让中国大部分企业快速的实施数字化,仍旧采用传统的低效运营、管理、市场、销售方式,即使拥有了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这样的企业仍旧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的数字经济,只有大部分国内企业都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快速、高效的进行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形成中国数字化企业的产业集群,是未来中国用数字经济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数字化企业的全面解决方案构成 “数字化企业”三大组成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形成“数字化”思维意识,具体涉及管理人员要具有“数字经济”知识和技能学习系统;企业“数字化”改造关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管理人员“数字化”思维落地的监督和考核系统项。企业构建围绕“数字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具体包含围绕“数字化”修订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数字化”落地方案和实施计划;构建起企业的数字资产、数字信用和数字商业积分体系三部分内容。企业具备全面“数字化”的高效软、硬件体系,具体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增效的“数字化”软、硬件体系;企业外部市场、销售增效的“数字化”软、硬件体系;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和增强现实、底层技术、周边技术、综合应用技术等某些方面)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的新产品、服务综合体系相关内容。 数字化产品  首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帮助企业搭建管理驾驶舱,轻松获取企业的核心数据,构建企业的动态数据模型,并结合行业大数据的高效环比,洞察经营短板,及时预警异常数据,降低企业发展风险,减少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建立核心竞争力,夯实企业发展的根基。 其次,动态记录的企业经营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可以形成真实有效、不可篡改的经营数据链,成为企业的数字信用凭证。伴随着快速发展扩张,这种数字信用体系,将成为企业在融资中的强力信用凭证,大大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成功率。

    82次 0次 2022年09月06日
  • 原位式湿度仪使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在仔细阅读本用户手册及附属资料并能正确使用之前,请不要进行安装、维护或检查本仪表; 在熟悉仪表的知识,安全信息以及全部有关注意事项以后使用; 在本用户手册中,将安全等级分为“危险”和“注意”。 不正确的操作造成的危险情况,将导致死亡或重伤的发生。 不正确的操作造成的危险情况,将导致一般或轻微的伤害或造成 物体的硬件损坏。 注意:根据情况的不同,“注意” 等级的事项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请遵循两个等级的注意事项。 防止触电 在通电状态下,请不要拆装仪表,否则会有触电危险; 在进行检修或维护时,请不要接通仪表外接的工作电源,否则可能出现触电危险; 请保证仪表具备良好的接地装置; 包括接线或检查之类的工作都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防止火灾 请不要将仪表安装在可燃物体的旁边。直接安装在易燃物上或靠近易燃物,会导致火灾: 本仪表除非用户特殊要求,否则不适宜安装在易燃易爆场合以及有本质安全要求的场合; 请在仪表外接电源引入线的上端加装过载、短路保护的空气开关,否则电源引线的短路会导致大电流经过,而导致火灾: 防止损伤 各个端子上加的电压只能是该元件手册上所规定的电压, 裂、损坏等; 确认电缆与正确的端子相连接,否则,会发生爆裂、损坏等情况; 始终应保证正负极性的正确,以防止爆裂、损坏。 搬运和安装 不要在仪表 上放置杂物; 防止螺丝、电缆碎片、或其他导电体或油类可燃性物体进入仪表内部; 防止仪表跌落或受其他强烈冲击; 请在如下环境中使用: 周围环境温度 -10℃~+50℃(不结冰) 当使用防尘结构附件时为-10℃~+40℃ 周围环境湿度 80%RH以下(不结露) 存储湿度 -20℃~ +65℃ (在运输时等短时间内可以适应的温度) 环境湿度 室内(无腐蚀性气体、可燃性气体、油雾或尘埃等) 海拔高度、振动海拔1000米以下,5. 9m/S2{0.6G}以下

    76次 0次 2022年09月02日
  • 2027年亚太地区将占全球储能动力转换系统市场43.2%

    根据Navigant Research的新报告,到2027年亚太地区将占全球储能动力转换系统市场的43.2%。 2027年亚太地区将占全球储能动力转换系统市场43.2%   随着全球储能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动力转换系统正在成为促进广泛电网整合的关键技术。这在亚太地区尤其具有代表性,该地区是最大和发展最快的储能市场。   “尽管预计亚太地区将控制动力转换系统市场的全球份额,但北美和西欧也将看到新的储能总容量和动力转换系统收入的大市场。”Navigant的高级研究分析师Alex Eller表示,“此外,预计西欧储能容量的很大一部分将来自价格较高的分布式发电系统。”   根据报告,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市场是改进动力转换系统技术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监管正在向分布式能源需要智能逆变器发展。虽然世界各地的公司正在实施许多动力转换系统,并已经为该行业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创新,包括智能孤岛,备用电源,基于现代材料和设计的低成本以及自动备份支持。

    77次 0次 2022年09月01日
  • 如何基于工业物联网充分发挥工业自动化的潜力

     1980年,一家大型主机制造商提出了一种计算概念,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闲体验。与巨大的主机不同,该新型计算机作为独立型设备更方便个人用户使用,由磁盘操作系统管理的个人电脑(PC)可以根据用户指令运行磁盘中的程序(即当下的“应用程序”)。在设备开发阶段,这家计算机公司将磁盘操作系统(或DOS)的开发外包给一家小型公司,该公司正是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共同创办的。在这家计算机公司看来,商机和利润来源于硬件的制造,而非编写软件或其他方面。这项将硬件和软件分开的决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致使如今的PC与工业自动化发展已然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在当今的工业自动化领域,情况早已大不相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与特定制造商的可编程控制系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用户和设计者一旦选择了某家自动化硬件厂商,也意味着选择了编程环境,专为某单一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通常无法在其它平台上运行。   换句话说,整个工业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设计过程都是由硬件驱动的。此时,不妨设想以下几类场景下,如果自动化更多倾向于“以软件为中心”而非“以硬件为中心”,情况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如果用户能够从工艺流程设计开始编程,随后程序能够自动遵循工艺所需的资产类型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有别于现在) ?   如果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所需的硬件,而硬件的物理位置完全由其处理需要和地理布局决定?   如果情况真的如此,那么自动化将不再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更多地会赋能开发者、集成商、机器制造商及最终用户共享开放价值,成为促进工业朝更敏捷、高收益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推动因素。   进入开放自动化   自1968年推出第一台Modicon可编程控制器以来,施耐德电气不断创新,推动工业朝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持续支持开放自动化。以软件为中心的开放自动化能够打破专有硬件的桎梏,确保工业企业可以更专注于改善其核心业务。   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 (EcoStruxure Automation Expert)是施耐德电气推出的全新开放自动化系统。   这一系统成功消除了历史限制因素,助力客户充分发挥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工业自动化的潜力,进一步提升工业实绩和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具备多项优势:   降低出错率、缩短上市时间和消除低附加值设计任务,助力工业企业实现100%工程效率。得益于此,工程师可将更多时间用于创新。开放自动化平台以配置取代了编程,同时支持开发者通过对以资产为中心的成熟对象库进行拖拽来实现系统构建;   助力工业企业做好准备,实现100%运营效率。随着设备的运行,企业将能够更快速地做出响应并实现阶跃式的提升。这均要得益于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的敏捷性,流程优化和不断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助力工业控制系统充分应对未来挑战。基于行之有效的封装和复用方法,整合先前的自动化对象(类似于在“兼容模式”下运行),可以更易于合并旧有的控制系统设计。用户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随时轻松地进行更新/升级。   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采用以软件为中心的方法,颠覆了当前自动化系统设计理念,针对当下工业企业面临的多角度痛点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开发上市阶段,开放自动化平台凭借其即插即用,快速部署等多种优势,提升了机器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开发编程的效率,使之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更快的推动方案上市,节约项目资源,降低开发成本;   在运营维护阶段,具备强大的诊断功能、丰富的诊断信息以及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编程,开放自动化平台助力终端用户迅速定位、解决故障,减少停机时间。同时开放的系统平台易于扩展,方便用户兼容对接不同厂商的解决方案,根据自身需求改造硬件平台;   在项目资源层面,采用开放自动化系统构建的自动化平台应用程序标准化、模块化,易于上手,更易赋能工业人才快速掌握开发及运维要领。系统内置的软PLC系统可以缓解元器件产品缺货对业务的负面影响;   在项目安全层面,制造商及集成商的内部控制算法被封装为功能块,有效抵御剽窃抄袭,保护核心算法。

    89次 0次 2022年08月31日
  • “一体两翼”助力“可持续”加速落地 施耐德电气连续三年亮相服贸会

    “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2022年服贸会开幕在即,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再度成为热点议题。如何以服务为抓手,助推双转型,如何以绿色创新的数字化技术赋能,形成明确的路线图,有力、有序、有效地部署减碳、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数字化、低碳双转型趋势,深入探索可持续,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将连续第三年亮相服贸会,重磅发布可持续“一体两翼”成果,分享如何以服务和数字化,满足关键场景需求,助力企业全产业链减碳,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下,气候危机愈演愈烈,可持续发展已成全球“热”题,在中国,从“1+N”双碳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到“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目标转变,加快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已成企业共识,可持续发展正从理念走向实践。   双碳目标下,企业面临来自上游供应链和下游客户的双重压力,只有与产业链一起行动才能更好推进碳中和。施耐德电气认为,实现产业链可持续,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人,解决客户在电气安全、电能质量、能效双碳和综能微网四大关键场景的需求,而服务和数字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翼。   服务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推动数字化低碳转型落地的关键。施耐德电气依托自身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庞大生态圈,以咨询先行,聚焦用户关键场景需求,提供涵盖改造、调试、培训、验收、维护、维修、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帮助企业应对低碳化和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以软件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是当前最佳的减碳工具:碳足迹广泛存在于产品生产和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减碳的关键在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借助数字化与软件,能够实现对数据全生命周期内的“可视、可管、可控、可用”,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实现从设计、建造、运营到维护的协同管理和全程优化。   本次发布会上,施耐德电气将带来围绕电气安全、电能质量、能效双碳和综能微网四大场景下的服务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案例分享,展示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能源管理软件,如微网能源顾问(EcoStruxure Microgrid Advisor)、智能配电一体化运管维系统(EcoStruxure Power Advanced)、电力监管控系统(EcoStruxure Power Operation)及智能配电站控终端(EcoStruxure Power Terminal)在内的施耐德电气新一代智能配电软件。   同时,施耐德电气将亮相“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并带来“数字赋能 全程减碳”的主题演讲。9月3日,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还将携手阿里能耗云、阿里云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数字化与碳中和 园区篇》白皮书,就数字化碳中和如何助力园区双碳目标落地,给出从形式、机遇、挑战到落地解决方案的全面分析。   在当前疫情持续、供应链受阻的背景下,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龙头展会,服贸会不仅是企业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是服务行业蓬勃发展的动力引擎。企业、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服务的支撑,施耐德电气始终关注服务市场,并连续三年出展服贸会,渐进深入,从2020年“以绿色智能制造服务中国工业”,到2021年推出“碳中和五大服务成果”,再到今年的可持续“一体两翼”成果发布,施耐德电气在服务和数字化领域不断创新,取得了诸多突破和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

    83次 0次 2022年08月31日
  • “2020中国管道管材行业领军品牌”榜单在京发布

    管道管材是我国材料生产领域的重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燃气输送、农业灌溉、工业、电力等领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管道管材行业取得了惊人成就,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塑料管道生产国、最大金属管道生产国,各类管道管材在数量、品种规格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兴起中,管道管材行业发展更为迅速。根据行业数据,2018年我国塑料管道总产量1610万吨,2019年塑料管道销售收入达2960.7亿元;2018年我国钢管产量8500万吨,其中出口850万吨,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球首位。 管道管材行业的繁荣,却不能掩盖行业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低端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市场增长空间有限,行业未来发展面临瓶颈。目前行业最为认可的塑料管道,凭借着其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受到了建筑业主的广泛青睐,迅速发展壮大,已经在整个管道市场占据超过50%的份额。但从塑料管道行业收入看,2018年我国塑料管道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至3057.7亿元,而2019年我国塑料管道销售收入降至2960.7亿元,市场规模增量不大;从塑料管道企业能力来看,我国塑料管道生产能力已达3000万吨,但2018年、2019年生产总量约为1600万吨,产能过剩十分明显。 根据行业统计信息,目前我国较大规模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约有3000 家以上,其中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约为300家,有20家以上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0万吨。而年生产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一千余家,激烈竞争下,行业内亏损企业数量增加,亏损额提高。塑料管道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前二十位的销售量已达到行业总量的40%以上。行业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大型企业重视国际前沿技术,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引进,并在引进先进加工设备的同时,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力度。部分大型企业拥有自己的具有先进水平的研究开发中心,有着强大的技术实力,部分企业和国内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已经拥有超过2000 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国际处领先地位。 目前,随着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以及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虽然我国部署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管道市场提供了难得机遇,但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管道管材行业将很可能面临残酷市场竞争。如何存活和发展壮大,将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市场考验。而大型企业将凭借自身产能优势,不断压缩产品成本,推动产品创新,发力供给侧改革,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为了给管道管材行业提供及时经验借鉴,为项目业主推介市场优秀品牌和优质产品,作为原国家发改委四号令授权中国政府唯一指定发布招标公告网站的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以及中国第一个专业招标采购评价网站中国名企排行网,在近期举办了2020第12 届中国管道管材招标采购评价推介活动。活动主办方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凭借自身积累20年的招投标行业大数据,以及自2009年以来12届中国管道管材招标采购评价推介活动的行业影响力和号召力,坚持践行“公平、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对管道管材行业供应商真实经营情况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评选出了领航行业发展,广受行业和用户认可的“2020中国管道管材行业领军品牌”。活动主办方希望用领军企业的先进经验,引领更多企业发展壮大,突围行业红海,成为世界行业领军! 对于管道管材行业而言,目前行业总量的增长将让位于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提高,行业增速将会放缓。在此基础上,行业各企业要积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牢牢把握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工程”,进一步提高供给水平,创造新的价值,培育新的发展动力,以高端化为核心,加快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步伐,努力走出国门,拓展新兴市场,共同将管道管材行业做大做强。

    83次 0次 2022年08月29日
  • 化工引领新材料产业大发展

    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先进应用场景向国内转移,上游材料的自主发展将迎来契机,专精特新企业有望成为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回顾了如抛光垫、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并梳理了如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高性能聚合物、膜材料等有待攻关的核心材料,看好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潜力。 我国大体量、高壁垒化工品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高端材料及精细化学品领域与海外仍有差距。大宗化工品方面,MDI、氯化法钛白粉、聚碳酸酯、蛋氨酸等化工品在全球产能占比较高且竞争优势明显;新材料方面,虽然目前仅有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但随着下游应用场景向国内转移及国内企业技术积累,我们观察到国产替代趋势已经形成。 具体来看:1)碳纤维:国内已逐步实现技术攻关与工业化生产,龙头企业实现了对日本东丽主要碳纤维型号的对标,满足下游不同领域的市场需求;2)半导体材料:CMP抛光垫基本实现国产替代,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光刻胶等领域国产化程度较低;3)显示材料:液晶材料已实现国产突破,OLED材料国产化率较低;4)高性能聚合物:POE技术壁垒高仅有少数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但仍未放量,PA66上游己二腈已实现国产化;5)膜材料:在显示和电子制造领域,单体容量较大的MLCC离型膜、偏光片离型保护膜、OCA光学胶等国产化率较低,新能源车领域锂电隔膜、铝塑膜国产化率高。 化工专精特新企业盈利能力强、研发投入多、增长速度快。受研发和资本开支驱动,专精特新企业规模增速快于全行业,并表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以及穿越周期的稳定性。我们认为随着国产替代加速,相关子行业有望涌现更多优质企业,建议持续关注。 研发进度及投入不及预期,下游新兴产业发展低于预期,全球贸易风险。 中国化工:成就显著,仍有差距 中国化工研发创新已取得较大成就,但相比海外仍有差距。过去几年我国在化工前沿研究领域和大宗化工品的生产技术突破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在前沿研究方面,近几年化工和材料领域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平均引用数以及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在大宗化工品方面,MDI、氯化法钛白粉、聚碳酸酯、蛋氨酸等大体量、高壁垒化工品通过自主开发逐渐实现了进口替代,目前中国多数大宗化工品全球产能占比较高且竞争优势明显。但在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中国与海外仍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端材料的核心技术仍未掌握,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半导体材料、部分面板显示材料等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前沿研究:中国化工和材料论文发表具备数量优势且质量不断提升 中国在化工和材料领域论文发表数量上具备优势。2015-2020年中国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较2000-2005年大幅提升,是国内论文发表数量提升最快的两个领域;同时中国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超过美欧,在论文发表数量方面已经具备优势。

    68次 0次 2022年08月26日
  • 报告:年耗塑料4500万吨,包装行业亟需向循环经济转型

    8月25日,清华大学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塑料产业中,包装是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2020年,中国用于包装生产的塑料总量约4500万吨,占初级形态塑料产量近半,塑料包装行业的发展对推动塑料循环经济转型至关重要。 《报告》建议,塑料经济应尽快摆脱线性经济模式,加速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以实现环境、经济和减排的多重收益。 无论是出于塑料污染治理的压力,还是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塑料产业都亟需积极转型。《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塑料产业被“获取-制造-废弃”的线性经济模式主导,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而以源头减量、设计创新、循环利用为核心的“新塑料经济”是塑料产业的根本解决方案。“新塑料经济”将重点放在培养和构建系统性思维以指导塑料的生产与使用,使其不再成为废弃物,而是通过循环使用实现更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报告》显示,如能全面采用循环经济模式,预计到2040年全球范围内每年可避免80%的塑料进入海洋,减少25%的温室气体排放,累计为政府节省700亿美元,净增加70万个工作岗位。2020年,中国的废塑料约6000万吨,而当年的回收量仅为1600万吨,开展塑料循环经济的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的政策和产业现状是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生根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塑料项目经理贾柊楠说,“2020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额已达到852.4亿美元,而加速塑料产业的循环经济布局,不仅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更能对缓解塑料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回顾中国的塑料循环经济政策演进,《报告》认为政策的发展已经覆盖了从包装的设计与生产、流通、消费到回收与处置的全过程。且随着塑料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治理思路和模式也逐步发展丰富,已迈入以系统性思维为指导、开启全链条治理的新阶段。接下来的政策发力方向则需更多聚焦在循环经济系统转型的顶层设计、塑料包装标准的统一、回收体系的完善及行业发展的协同等方面。 《报告》针对塑料产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塑料包装行业开展了全面的路径研究,指出应从设计、流通、回收再利用三管齐下,加速向循环经济转型:在设计环节,消除和淘汰不必要的包装使用,探索消费端重复使用系统的设计,从设计确保包装的可循环性;在流通环节,以电商平台为主体推动创新型包装减量,以全行业协作推进可重复使用模式落地;在回收环节,建立经济有效的塑料回收体系,加强与扩大再生塑料市场需求。 “我们期待中国能加速实现塑料产业的循环经济转型,获得经济、环境和减排的多赢,并为全球贡献中国经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说。

    62次 0次 2022年08月26日
  • 塑料:今日行情汇总及明日展望

      行情播报   PE   本周国内聚乙烯市场价格走势有所差异,线性品种价格震荡走高,高压和低压品种窄幅走软。上游原油市场整体上涨以及线性期货走势多显强势,对聚乙烯市场参与者心态形成一定支撑,线性作为期货品种,价格亦有所跟涨。高压以及低压品种继续受供需基本面矛盾影响,价格维持偏弱运行。贸易商多随行就市报盘,终端工厂接货坚持刚需。当前线性主流价格7750-8050元/吨,多数上涨,幅度在50-80元/吨;高压主流价格在9100-9600元/吨,跌幅在150-250元/吨不等;低压各品种价格多数走软,变动幅度在50-250元/吨不等。   预测:卓创资讯预计,下周PE市场价格偏弱整理为主,以LLDPE为例,预计主流价格在7700-8000元/吨。下周油价恐维持震荡为主,对PE市场支撑力度一般。供应量方面来看,PE库存压力有所下降,石化库存及社会库存小幅回落,港口库存去库有限,后期进口到港预计继续增加,多集中在9月份。下周炼化企业检修继续减少,初步预计下周PE检修损失量在7.17万吨,环比减少2.19万吨。农膜需求继续跟进,经销商陆续下单,棚膜订单有所累积,行业开工窄幅提升。其他PE下游需求整体偏弱,多以按需采购为主。   PVC   本周PVC市场涨后窄幅震荡,周均价重心较上周上涨。本周电石法PVC周均价6533元/吨,较上周上涨26元/吨,涨幅为0.4%,价格走势由下跌转为上涨。本周PVC价格上涨,主要是PVC基本面略有好转。虽然本周PVC终端下游需求表现一般,未有明显提升;但周内供应端扰动增加,计划外停车及减产降负荷企业较多,行业开工负荷率继续下降,对市场参与者心态有一定支撑,现货价格重心小幅上行。终端下游逢低补货为主,询盘及采购积极性一般。   预测:终端下游需求略有恢复,但预计短期恢复有限,供应端计划外停车及降负荷企业较多,PVC行业开工负荷率处在偏低位置,预计PVC基本面或将有所好转,但短期好转程度有限,市场驱动仍不明显。预计下周PVC价格区间延续区间震荡,华东SG-5价格区间或在6400-6600元/吨。   CPE   上周五至今,国内CPE市场价格重心小幅上移,现山东地区国标CPE135A商谈参考价在8200-8600元/吨(自提),较上周收盘价上涨100元/吨,涨幅1.20%,与上周相比价格趋势由下跌转为上涨。周内液氯市场价格上涨,CPE成本端存在一定支撑,个别持货商价格有所上涨,多数暂稳观望为主,多关注需求端跟进情况。下游谨慎心态较重,部分较为纠结,月底临近,暂刚需小单采购,交投气氛一般。   预测:短期液氯市场或先涨后跌,整体波动相对有限,业者多关注专用料市场挂牌价格动态,持货商心态分歧,部分偏稳,部分存小幅调涨意向,预计下周CPE市场或观望为主,建议关注专用料市场动态及终端需求跟进情况。   本周BOPP低端价格上涨,新单成交有好转。原油本周震荡上行,带给PP及BOPP一定支撑;PP期货先跌后涨,现货趋暖窄调,成本支撑略有好转,BOPP报价部分上调,实盘成交低端收敛;本周BOPP市场成交好转,集中在部分企业上。原料上涨,部分用户低价集中采购,BOPP低端价格试探上移。截至周四,厚光膜华东市场主流在9800-10000元/吨,较上周同期相比高25元/吨,较上月同期相比低150元/吨,较去年同期相比低1400元/吨;华北9900-10100元/吨;华南9900-10100元/吨。   预测:下周BOPP或区间内整理,实盘注重商谈。原油下周震荡整理,上涨动力不足,给到BOPP及原料的支撑有限。原料来看,聚丙烯或窄幅调整,成本端支撑一般,供应预期小幅增加,需求端或维持刚需,聚丙烯区间整理概率大。基本面来看,下周BOPP企业装置检修将陆续恢复,供应增加;需求来讲,本周部分企业已有放量,下周或仍刚需采购。供应增加、需求一般,原料窄幅整理,市场消息面调整不多。卓创资讯预计,下周BOPP大稳小动,密切关注原料动态及需求情况;华东厚光膜价格或在9800-10000元/吨,整体运行区间较本周基本持平。

    67次 0次 2022年08月26日
  • 企业数字化如何转型

    导语:数字化的转型创新对企业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HRO企业,该怎么推动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呢?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如今,数字化浪潮开展得热火朝天,在数字化的带动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产业从诞生到逐步走向成熟,也算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各个领域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探索欲望越发强烈,逐渐衍生出了“三新”,即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数字化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程,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但企业如何用好数字化这把好刀呢?本期文章中,瑞福云科将带领大家走进中国投资协会会长杨庆蔚先生的演讲实录中一探究竟。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面向新的历史征程与国际形势,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创新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关系到在越发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谁能占据主动权。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数字化浪潮已奔涌而至,各行各业在对新技术的探索下衍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 尤其是过去的2020年,疫情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数字化技术通过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成功凸显出其价值,针对数字化布局的企业在复苏进程中表现出了更快的恢复能力与更强的生命力,借助数字化驱动运营的企业发掘出了已有数据资产的价值、发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找到了和消费者之间更直接便捷的信息沟通方式。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当生产要素被数字化渗透,甚至数据本身成为一种生产要素时,生产关系被数字化重构,社会经济活动呈现出新面貌,中国创新在新时代下也具备了新的涵义。 首先是数字化驱动创新加速。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数据通过转化为数字化知识与信息而产生价值,从常见的商业场景来说,这体现在企业将业务从线下转向线上,以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消费者可以利用很多资讯渠道,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从而更好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决策。 但除此以外,数字化也正成为一种技术底座,或一种思维方式,引领着其他技术领域和行业发生根本性变革。通过数据处理、仿真建模、机器学习等改造数据、赋予数据价值的流程,人类的脑力被无限强化,自动化的发展更促使人类的双手逐步得到解放。以数字化为支撑,生物、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走向了更快的技术迭代,整体的技术创新进程得以推进。从传统农业经济,到现代工业经济,正实现转型下的协同升级,产业生态得到变革与重构。 其次是对于我国而言,如果说过去的目标在努力地追赶与国外先进经验的差距,如今世界共同面临全新的技术赛道,今天的中国创新是真正的摸着石头过河。 经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科技积累与创新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实力跃升的基础上,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我国实现战略转型的难得机遇,在这样的窗口期,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意味着关键前沿的技术能否取得突破,意味着我国产业链能否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再造升级,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能否走向可持续。 追赶与超越是中国创新的两大关键词。一方面,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的国际格局下,我国在不少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还受制于西方国家,并面临着大国对我国技术发展的打压与遏制。例如高端通用芯片、光电子、通用器件、传感器等,在这些领域,我们仍要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努力消除和先发国家之间客观存在的技术差距。 另一方面,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在很多技术应用领域也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超越,古有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今天也有了改变中国人的生活,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不仅实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走出国门,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历史已向我们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创新从何而来,又由谁来创新?“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本质上来说,创新始终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企业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能动性最强的力量,也是创新成果的使用者、受益者。 创新发展的要求,已进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不止是技术上,产品、营销、运营等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壮大的紧迫感,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合作共赢,已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旋律。

    70次 0次 2022年08月26日